中国节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农业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能环保

中国节能网2023-01-15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公社
产品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公社,新型节能环保材,农业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能环保,产品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公社,新型节能环保材新华社青岛10月27日电(记者徐冰王志)在日前举行的2008年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

农业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能环保

农业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能环保,

  产品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公社,新型节能环保材新华社青岛10月27日电(记者 徐冰 王志)在日前举行的2008年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打造出生物质能源生态的新模式。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约6亿吨,但目前主要被当作生火做饭的柴草烧掉,不仅能源利用效率很低,而且产生大量烟雾,严重污染空气。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秸秆气化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稻壳等各种可燃物质,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秸秆是由碳、氢等元素和灰分组成,当它们被加热,只供应少量的空气时,发生热解反应,使碳、氢等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产生的秸秆燃气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各个家庭。

  记者在模拟现场看到,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经输送机送入气化炉中进行热解反应转换成可燃气体,在净化系统中除去燃气所带的灰尘和焦油等杂质,冷却到常温后由风机加压后送贮存柜,经燃气输配系统后送到用户家中,可直接用于炊事和采暖。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已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14处,年供气量597万立方米,年利用农作物秸秆4000余吨,使2700户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专家介绍,使用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后没有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新华社青岛10月27日电(记者 徐冰 王志)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08年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获悉,生物质能作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博览会上,由青岛市专门搭建的农业循环经济展厅里,一座设施齐全的农村民居被“搬”进了展厅,“一池三改”户用沼气运用原理通过实物与模型被逼线;据了解,所谓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即建一口沼气池,同时改造农村“厨房、厕所和栏圈”。记者通过模型看到,人和牲畜的粪便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地下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直接用于厨房做饭、热水器加热等。

  高级工程师、山东新能沼气研究所所长祁晓文介绍,改造后的农村厕所与沼气池相连,安装高压节水冲厕装置的厕所采用高压喷射原理,能在瞬间以少量的水将便池中的污物冲洗得干干净净。每次冲厕用水量0.3升—0.5升,只为传统冲厕用水的几十分之一,具有节水、卫生、环保等特点。

  同时,使用沼气热水器,农民可方便地洗上热水澡;使用沼气照明的沼气灯发出的光亮相当于60瓦电灯泡,环保、节能、减排,一举多得。

  目前,青岛市已推广建设了这种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万多户,年产气量1200万立方米,年处理粪便污水50万吨,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正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8.8%,到2020年力争使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70%,基本普及农村沼气。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打造新型高效现代农业新华社青岛10月27日电(记者 徐冰 王志)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农业循环经济展厅前,集“大棚—种植—养殖—沼气”为一体的能源生态模式沙盘,为人们展示出新型高效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据了解,这种“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记者看到,通过在蔬菜大棚内建猪圈和沼气池,猪粪尿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作照明、炊事、取暖等,沼渣、沼液作蔬菜的有机肥或猪饲料;有机物发酵及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肥,促进了光合作用。

  专家介绍,建设这样一座占地一亩的能源生态模式大棚投资约6万元,需建设一个10—15立方米沼气池以及配套设施等,可养殖生猪6头,年出栏12头,通过养猪、节约化肥和农药等,年经济效益可达3.5万元。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多级利用,资源再利用化。目前,青岛市已建成这种大棚1150座,面积68.5万平方米,所产生“三沼”(沼气、沼液、沼渣)进行综合利用,年可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390万公斤。

  高科技压缩固化成型技术让秸秆替代煤新华社青岛10月27日电(记者 徐冰 王志)在当前煤炭储量有限且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寻找可替代煤的其他燃料能源迫在眉睫。在此间举行的2008年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一种高科技的压缩固化成型技术,将废弃秸秆和杂草直接压成高密度的优质燃料棒,取代了煤,实现变废为宝。

  在我国广大农村,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废弃的成堆农作物秸秆和杂草,不仅不卫生、易失火,而且成为许多害虫寄居过冬的“温室”。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冬天还要花钱买煤回家取暖。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利用高科技压缩固化成型技术,秸秆压块成型设备所压制出的秸秆燃烧效率高、密度大,而热效率相当于80%的标准煤,从而可代替煤炭使用。

  同时,配套使用气化燃烧同体炉,每户一台同体气化炉配2至3组暖气片,还有与其相应的管子相连接,从而完成了做饭、烧热炕和暖气片取暖的“一炉三用”功能。

  据专家介绍,废弃秸秆压块制成可替代煤的优质燃料,不仅节约大量煤炭资源,而且每户每年节支增效在500元以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