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20年完成240万千瓦时火电机组节能改造
贵州:2020年完成240万千瓦时火电机组节能改造
贵州:2020年完成240万千瓦时火电机组节能改造,防爆节能电机,电脑节能管家,电厂节能能手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贵州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中显示,2019年,贵州原煤产量增长9.4%、供应电煤7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65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大工业用电量增长3.8%。
2020年,贵州将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深化煤电价格、输配电价改革,积极推进发电权交易。将继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完成240万千瓦时火电机组节能改造,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600万千瓦。
贵州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贵州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在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落实“六稳”部署,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省人大审议意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新强化运行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精准调控,注重政策协同,实施“双重”服务专项行动等有力举措,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赶超进位实现新突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左右。民营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比分别提高到57%、42%和20%,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9%和4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居全国第1位,化学需氧量、氨氮等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5%左右。二是就业稳步增加。城镇新增就业78.49万人,连续四年保持在7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和4.2%以内。三是物价总体平稳。压实“菜篮子”市长责任制,加大冷冻肉储备并适时投入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四是要素保障稳定。争取中央补助资金3052.7亿元。“两张清单”项目获银行新增发放贷款1433亿元。争取国家储备林资金额度600多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3%。贵州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原煤产量增长9.4%、供应电煤7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65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大工业用电量增长3.8%。供应建设用地25.11万亩、增长33.6%。五是效益稳步提升。减税降费成效加快显现,预计新增减税235亿元、降费82亿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6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6%。城乡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加快建设,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全力攻克贫困堡垒,脱贫攻坚再战告捷。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省委全会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先后发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减少贫困人口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为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夺取全面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四场硬仗”连战连捷。提前一年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根本上改变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贫困群众的命运。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全面完成、受益群众达1200万人,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加快发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解决。开展贫困人口全面筛查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56.96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基本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补偿受益1374.85万人次、补偿资金54.27亿元。农村危房改造竣工4.86万户,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竣工30.6万户,人畜混居整治7.12万户。二是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强力推进。8848个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扶贫资金加快落地,国家反馈的8大类问题全部整改完成,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到位财政资金34.8亿元,对未出列的1721个深度贫困村逐村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方案。三是扶贫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455.47亿元,2019年和2020年向16个深度贫困县每年每县增加安排1亿元省级财政资金已提前下达。下达省级财政资金39.7亿元用于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下达10.53亿元到未出列深度贫困村。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安排150多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增减挂钩筹措资金136亿元。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放504.9亿元。四是多渠道帮扶全面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澳门扶贫合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明显。集团帮扶、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百千万行动”和“社会组织帮百村”行动深入开展。党建、文军、就业、旅游、消费、生态、网络、体育、工青妇等扶贫力度持续加大。五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小康升级行动完成投资533.9亿元。724个村寨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强力推进产业革命,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坚持产业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部署、统筹实施,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建立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协同发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农村产业革命成效明显。(1)以“八要素”和“六个转变”为导向,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茶叶产量增长16.2%,食用菌产量增长27%,蔬菜产量增长9.5%,水果产量增长16.7%,中药材产量增长51.44%,辣椒产量增长19.6%,石斛、竹、刺梨、油茶产量分别达7207吨、68.47万吨、6.63万吨和7.22万吨,水产品产量24.36万吨,皂荚产业完成建设任务20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突破100个。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5%以上。(2)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坝区平均亩产值7500元以上、增长30%以上,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左右。新增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培训农民100.13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8.75万人次。(4)“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加快推广。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52家,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达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1万家,“空壳社”清理力度加大。农校、农超等对接力度不断加大,“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320亿元。(5)“三变”改革试点村达11404个,覆盖92.1%的贫困村。二是制造业品质革命深入推进。(1)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加快发展,总产值破万亿、达1.2万亿元。基础材料、基础能源、优质烟酒和清洁高效电力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2)“双千工程”加快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实施项目1256个,“千企引进”工程引进优强企业1000家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000亿元。服务“双重”企业项目3856个。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3)新产品加快涌现。智能手机、吉他、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80%、65%、25%和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4)发展增量加快形成。建成吉利年产40万台1.5TD发动机、贵州中烟铜仁卷烟厂易地搬迁、茅台酒中华片区技改、国电投贵州务正道年产100万吨氧化铝等重点产业项目。三是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实施。(1)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公路货物周转量、民航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0.5%和7%以上,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0.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8%,非营利性服务业中的营利活动营业收入增长8.2%。(2)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入黔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向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74%以上。四是市场主体加快发展。(1)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磷化集团、酒店集团成功组建,盘江煤电、乌江能源等8户企业集团战略性重组规模优势、协同效应加快显现。茅台集团营业收入增长16.8%、利润增长17.5%,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其他27户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4%和78.2%。(2)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市场主体62.74万户,其中企业13.85万户。平均每天新设立市场主体1721户,其中企业3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分别新增560户和436户。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2户。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取得积极成效。
(四)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梳理10大类、42项、403个风险点,举办全省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培训班、全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专题培训班,逐项部署安排实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扎实推进。一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完善债务管理“1+9”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债务风险防控定期监测评估制度,严格落实债务管理“七严禁”“八个一批”和14条措施,用好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组建省级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有序推进省担保公司组建,积极推进债务展期重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应对省外金融机构风险带来的影响,影子银行融资活动得到有效抑制。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7.4%,不良贷款率下降0.63个百分点。三是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有力。坚决抓好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平安贵州”建设成效明显。建成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省领导牵头的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2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等突发事件救援处置有力有序有效。
(五)污染防治从严从实,生态底线越守越牢。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加快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一是加强生态治理。“五场战役”“双十工程”深入推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三水共治”和“百千万”清河行动扎实开展。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草海、乌江、清水江、南明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7%。中心城市和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分别达98.5%和98.3%。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开工建设110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0个建制镇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县城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4%和92.3%。二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75万户,新建、改建村级公共卫生厕所5416个、旅游厕所270个、城镇社区公共卫生厕所44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1.12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0.2%。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3项改革任务。出台贵州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扎实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完成营造林5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720平方公里。国家新核定我省退耕还林面积628万亩、年内下达328万亩,均居全国首位。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制定发布全国首个绿色勘查领域地方标准。
(六)创新改革开放协同发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力度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大数据引领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显现。(1)“四个强化、四个融合”扎实推进,“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行动加快实施。2280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核心应用“上云”企业超过1.5万家,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3位,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8%以上。华为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苹果iCloud等项目有序推进。满帮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朗玛信息连续四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白山云、浪潮音信、世纪恒通、迦太利华、力创科技等企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网一云一平台”建成。(2)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六盘水获批建设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毕节、黔南、黔东南3家省级高新区。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7家。新增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5个、总数达48个,创业孵化基地达到129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万件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左右。二是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贵州在中央总结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深入实施,关闭煤矿81处、产能1266万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60处、新增产能2100万吨/年,省调电厂存煤810万吨,煤电保障有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零基预算管理,省以下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建筑企业审批事项省级层面压减至84项,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2.2天,“一网通办”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生态、科技、价格、司法、统计、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三是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获批建设,中国(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贵州轮胎越南项目等加快建设。“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成功举办国际数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全球贵商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第二届进博会贵州经贸交流会、民革企业招商大会以及赴广东、四川等招商活动成效明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与四川签订“1+8”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是需求结构持续优化。(1)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省重大工程项目新开工653个、建成323个,完成投资7350亿元。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工业、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3%和17.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9%。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20.2%和26.1%,均居全国前列。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0亿元左右。(2)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步回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设备和器材、智能手机等新兴消费零售额分别增长148.2%、104.1%和100.7%。
(七)全面实施“六网会战”,基础支撑不断夯实。坚持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并举,大力实施“六网会战”,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六网会战”完成投资2027.2亿元。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我省被列为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荔榕、绥正、紫望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55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黔中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启动实施3万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贵阳至成都高铁建成通车,贵阳至南宁高铁、盘兴铁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渝贵高铁等4条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铁路运营里程达3700公里,其中高铁1432公里。贵阳至贵安轨道交通S1号线开工建设。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000公里。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凤山大型水库和70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马岭大型水库下闸蓄水,夹岩、黄家湾大型水库大坝封顶,中型水库投运县增加到76个。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通信光缆达114万公里,出省带宽达1.2万Gbps,行政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建成开通5G基站2000个,贵阳市主城区核心区实现5G全覆盖,5G正式启动商用。建成中西部地区第1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西部地区第3个国家顶级域名节点。四是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威赫电厂获批核准建设,改造农村电网10千伏线千伏威宁输变电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成天然气管道500公里,联通49个县。五是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5284个。建成城市地下管网3750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853平方公里、增加70平方公里。
(八)切实改善保障民生,“民生三感”持续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就业优先,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同步增进。一是民生投入保障有力。压减省级部门一般性支出10%,民生类重点支出完成4003.11亿元、增长13.5%。“1+7”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660亿元以上,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003亿元。二是就业保障有力。公益性岗位稳步增加,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6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9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33万人。参加高考人数45.88万人,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十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89.4%。三是社会兜底保障有力。城乡医保额度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均实现统一,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下调20%,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至615元/月、4103元/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0.9万套。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有力。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50所、普通高中学校项目280个,启动建设50所“强基工程”中等职业学校。“百院大战”深入推进,被列为国家医保信息化建设试点省,53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新增三甲医院3家、儿童医院3家。远程医疗服务总量突破60万例次。五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刑事案件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超过99%。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和18.7%。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协同推进。非洲猪瘟防控总体有力。建国70周年大庆安全稳定工作圆满完成。
总的来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的基本态势。在各种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资金等要素供给持续趋紧、总量基数不断扩大、保持较快增长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成之惟艰、难能可贵,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心血,必须倍加珍惜。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和部分要素供给趋紧等因素影响,投资、消费、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与预期值仍然存在差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严峻,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和破解的难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的决胜阶段,剩余农村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还需持续加力。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实体经济总体较弱,部分行业、领域增长压力较大。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畜牧业发展放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还需加大力度,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仍较突出。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稳投资压力加大。部分领域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消费增长乏力。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受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增速持续处于低位。面对持续加大的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支出,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四是风险防范化解压力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负债率较高,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等仍存在薄弱环节。污染防治力度还需加大。安全生产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领域一些矛盾仍需关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工作推进中,要坚持稳字当头,牢牢把握关系全局的重要原则: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必须严防死守各条底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要强化系统论思维,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持激情干事劲头,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牢牢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取向,正确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抓住用好一切机遇加快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政策取向,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省实际,对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主要考虑: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如果不能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的成色,必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增长8%左右。主要考虑:一是保障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的要求,要完成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确保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经济增长需要达到8%左右。二是突出发展导向。中央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更加注重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这一目标体现了我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的导向,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三是注重发展支撑。这一目标充分考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支撑条件,与当前我省经济增长潜力相符合,与三次产业预期分别增长6%左右、9%左右和9%左右的目标相匹配,与要素供给支撑能力相适应。
——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6650元/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1%,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左右。民营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60%、44%和2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和4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97%,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主要考虑: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更好体现高质量发展在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等方面的特征和要求。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以内。关于城镇新增就业,主要体现就业优先政策的目标导向,考虑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失业人员、特殊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的客观需求,以及我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的保障支撑。关于两个失业率,主要是强化就业保障的政策导向,与国家控制目标范围保持一致。
——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主要考虑:一方面,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另一方面,物价事关民生保障和百姓生活,必须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
——财政金融保持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6%左右。财政收入目标综合考虑了减税降费、税源增加和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等因素。贷款增长目标主要考虑经济发展、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等资金保障需求,以稳金融促进稳投资稳增长。
2020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更加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和高质量发展大局,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1)确保完成脱贫目标。深入实施《关于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和《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坚持省市县分级负责,省领导重点挂牌督战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3个拟摘帽贫困县,并延伸挂牌督战到村;市县挂牌督战其他有剩余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督促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确保上半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下半年进一步查缺补漏,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2)更加精准抓好脱贫攻坚。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常态化筛查,确保上半年“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逐一对账销号。落实好“七长”责任制,强化控辍保学动态管理,开展早婚早育专项治理。深入开展远程医疗和巡回医疗服务,确保每个村都有达标的村卫生室、每个村都有1名合格村医。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及“三改”查缺补漏,巩固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和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整治成果。制定完善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养机制,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供水计划。加快推进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审批投放。全面推进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产业扶贫。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落实“1+7”政策,加快安置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推动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进社区。落实好支持脱贫攻坚23条农业农村价格政策。(3)加快形成帮扶合力。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力度,继续实施“四个聚焦”。深化拓展“组团式”帮扶。积极推动澳门帮扶从江项目落地落实。深入推进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国有企业整县帮扶、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和“社会组织帮百村”行动。持续抓好党建、文军、旅游、消费、生态、网络、就业、体育、工青妇等扶贫。(4)建立完善脱贫巩固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继续对已摘帽县党委政府进行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出台实施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减贫脱贫接续政策。强化扶志扶智,健全“造血”机制,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二)统筹推进产业革命和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发展。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1)加快发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继续调减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立足山地特色建设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基地,加强交通、水利及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深入推进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力争坝区平均亩产值达到8500元左右。每个县聚焦1—2个产业,重点发展食用菌、蔬菜、辣椒、养殖等产业及林下经济、林特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实用技术服务,推广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业机械。(3)推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完善农业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大力推广遵义汇川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模式,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4)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机制改革。做强流通主体、完善流通设施、拓展流通市场,实施农产品“七进”工作,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副产品价格。鼓励国有平台公司转型为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推动公益性市场建设,大力发展集中配送。力争“黔货出山”销售额增长1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00家,新增冷库库容50万立方米。(5)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完善培训档案,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开展全员培训。(6)开展对照“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找差距补短板专项行动,强化执行落实。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大力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1)深入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支持贵阳市、铜仁市加快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和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完成240万千瓦时火电机组节能改造,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600万千瓦。着力提高中高端卷烟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2)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项目1000个以上,“千企引进”工程引进优强企业1000家以上,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00亿元左右。(3)完善省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加大重点困难企业精准帮扶力度,推动吉利汽车及发动机、务川氧化铝等加快释放产能。(4)开展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加快页岩气、煤层气、地热(温泉)等清洁能源资源勘查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5)深入推动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发展。积极创建“贵遵安”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项目。(6)开展第三届省长质量奖评选,实施好新兴产业标准领航工程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7)大力发展建筑业,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省外大型建筑企业在我省设立独立核算法人机构,确保建筑业增加值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加快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1)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满意旅游。加快建立旅游村寨、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数据监测制度。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金融服务贵州发展十项行动计划,加快双龙—改貌、遵义黔北、贵州(昌明)等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示范园区(企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3)大力发展5G产业。积极推动5G规模商用,加快5G在远程控制、先进制造、智慧医疗、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跨界应用、创新突破,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促进服务业提质发展。(4)大力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医疗护理、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深入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全力打造“黔家政”服务品牌。研究出台允许符合条件的闲置房产、待售商品房通过改造进入房屋租赁市场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5)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加快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实施意见。加快创建认定一批示范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1)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深化茅台集团管理体制和营销体制改革,推动磷化集团、盘江集团、乌江能源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加快中建伟业、金州电力等企业“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2)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和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用好“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服务重点项目、服务重点企业“双重”专项行动。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加快培育“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举办“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挖掘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制定支持科创企业上市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新增市场主体50万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以上。
(三)统筹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提质升级。千方百计稳定投资基本盘、优化投资结构,全力以赴扩大消费、引导升级。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实施省重大工程项目3246个,完成投资7200亿元左右。(1)坚持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投资并举。强力实施“六网会战”,完成投资2200亿元。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大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三个100万”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省重大农业项目213个,完成投资280亿元左右。深入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马依西一井煤矿项目、黔希煤化工DMC提纯技术改造、黔轮胎贵阳基地智能化整体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产业投资贡献,实施省重大工业项目526个,完成投资990亿元左右。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300亿元,能源投资700亿元,茅台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世行与法开署贷款养老服务体系项目、贵阳高新区中国振华科技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省重大服务业项目(不含房地产)348个,完成投资840亿元左右。农业、工业、服务业(不含房地产)等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占比提高到30%左右。(2)坚持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并举。注重传统基础设施“补短”,实施“县县通天然气”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县县有中型水库”建设。建成安顺至六盘水铁路,力争开工建设铜仁至吉首铁路。建成高速公路600公里,全面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里。开工建设观音大型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管网2500公里。加快推动天然气“一张网”、联通县达60个以上。交通投资1340亿元,水利投资250亿元,电网投资125亿元,污水处理投资120亿元以上。突出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导向,加快推进全省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IPv6升级改造,加快建成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新建5G基站1万个,市级以上核心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出省带宽达1.4万Gbps。加快国家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4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气站,城市停车场投资60亿元以上。(3)坚持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并举。在用好国家提前下达我省150亿元专项债的基础上全力争取更多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扎实抓好扩大民间投资五大专项服务行动,实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1000个以上,民间投资占比提高到40%左右。(4)坚持新型城镇化投资和乡村振兴投资并举。发布实施新一批黔中城市群重点项目工程包,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成品住宅促进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7.97万户,完成城建投资22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300亿元。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左右。力争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投资300亿元左右。(5)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建立完善“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持续加强政金企对接,继续用好“两张清单”,用足用好国开行、建行对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安排的4000亿元融资额度。加快推进省政府与中交集团2000亿元、中铁公司1500亿元战略合作投资资金落地落实。积极推动用好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
着力推进消费转型升级。稳定汽车、石油等重点领域投资,积极扩大新兴消费。(1)抓好促消费专项行动,落实促进汽车消费14条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油品市场整顿和促销,推进老旧机动车更新替代,提振汽车、石油等重点领域消费。加快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2)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步行街经济”,支持市(州)中心城市打造夜间美食特色餐饮街区,打造商业消费地标和商业示范聚集区,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打造一批高品质步行街和特色商业文化街区。(3)支持餐饮企业提质升级,结合贵州餐饮文化和特色食材创新系列黔菜品牌,推动建设一批餐饮名店。(4)实施“十百千”“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布局一批大型消费商圈、商务综合体,建设50个以上贵州特色商品超市,推动100个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建设100个示范便利店。实施批发和零售行业智能化提升工程。
(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1)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贵阳市做强实体经济、做大城市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制定实施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保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试运行,加快建设贵阳贵安互联互通城市主干道、有轨电车线号线,加快花溪大学城发展。大力支持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要素资源聚集,增强发展支撑作用。抢抓成贵高铁通车机遇,加快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六盘水、安顺、铜仁、凯里—都匀、兴义等城镇组群,形成带动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一批工业小镇、农产品精深加工小镇、文化旅游小镇、商贸物流小镇。实施城镇建设用地、财政转移支付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挂钩制度,严格执行落户零门槛,引导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落户城镇。(2)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城镇加快建设。抓好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依托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大型工矿区企业,加快培育引进集聚一批产业项目。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有效盘活城市、郊区土地和房屋资源,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深入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加气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加快健身步道建设。(3)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四园四美”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活动和“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求,推进集体产权、集体林权、供销社等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规范农村住房规划建设,强化宅基地用地管理。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开展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强化农业技术人才、产业发展人才、市场推广人才培育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五)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持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全力推动以大数据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1)深入推进大数据融合发展。坚持“四个强化”“四个融合”,深入实施“万企融合”“百企引领”大行动,规划建设贵阳贵安世界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办好2020年国际数博会。以“工业云”为重点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建设融合标杆项目100个、示范项目1000个,带动2000户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培育150户“百企引领”企业,引进大数据骨干企业10户、“寻苗行动”培育潜力企业200户。加快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建设。(2)加快大数据项目建设。推动建成华为数据中心、苹果iCloud贵安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和腾讯云西南区技术支撑中心,推进华为产业基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开工建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大数据和结算中心灾备基地、FAST数据中心、国家铁路集团数据中心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建设贵州科学数据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一云一网一平台”功能,加快建设“自然资源全息大数据平台”“应急管理云”“机关事务云”等国家试点应用项目。(3)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出台《贵州省科技创新2030实施纲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入实施“千企面对面”服务企业活动和独角兽企业“十年百企千亿”培育行动。积极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清单,实施植物萃取、食用菌、冷凉蔬菜、煤炭智能采掘、智能网联汽车等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引才入黔”“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用好贵州人才博览会等平台,重点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开放型经济人才。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推进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培养人才1.5万人以上。加快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
全力深化市场化改革。(1)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深化煤电价格、输配电价改革,积极推进发电权交易。加快推进煤矿升级改造,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96%,煤矿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100%,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47%、煤矸石利用率80%。改造提升和建成大中型煤矿40处、产能2000万吨/年,省内电煤供应7000万吨以上。(2)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降成本措施。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严防已关闭的小煤窑、小水泥、地条钢等死灰复燃。(3)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大力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深入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开展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试点,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机制。(4)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加快推动“照后减证”,深入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完善信用监管机制。(5)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线上“一网”和线下“一窗”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用好国家将工业生产许可证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省级的政策。(6)持续规范简化投资审批,加快贵州省政府投资条例立法进度。用好国家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政策。加快推进“投转固”,推动实施“混合用地”和“标准地”改革。
全力扩大高水平开放。(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东西协作·产业合作专题招商、央企招商等重大活动,用好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等平台招商引资。深入实施“引金入黔”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争取更多央企、民企、外企在黔设立区域总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2)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贵州企业走出去。建设中国(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成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加快建设贵阳机场航空口岸,争取遵义、铜仁航空临时口岸获批运行。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新一轮免签范围,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和贵阳铁路口岸建设,加大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频次,实现“黔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营。(4)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和成渝经济区,加快建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积极申报中国(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办好国际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开放活动。
(六)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发现问题整改为抓手,推进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排查整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2)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推进“双十工程”、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扎实推进草海、乌江、清水江、南明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确保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深入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建设一批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确保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3)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全面实施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攻坚。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巩固农村人畜混居整治成果。(4)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深入实施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乌蒙山片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推进乌江、赤水河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全年完成营造林42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28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520平方公里。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探索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5)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三水共治”,完成我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林长制。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坚持和完善绿色评价考核制度。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各项改革任务,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20年年会,开展好“贵州生态日”活动。(6)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和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园区循环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支持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和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加快推行绿色快递包装、可降解材料应用。健全环保收费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发展,培育一批大型专业化环保企业。
(七)统筹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加快化解已梳理出的风险点,及时关注化解新出现的各类风险,确保风险可控。(1)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精准落实“七严禁”“1+9”债务管理系列政策、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八个一批”和14条措施,千方百计降低债务预警风险等级。用好省市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加快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作用,做大做强政策性担保公司,切实降低债务率。(2)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银行、担保、再担保按一定比例化解信贷风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大地方法人银行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重点机构监管。进一步整顿规范表外、同业、理财等业务,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统筹做好互联网金融、权益类交易场所风险专项整治等工作。强化企业债、公司债风险排查和监管。(3)坚决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全面开展冬春安全风险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和危化、煤矿、非煤矿山、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4)坚决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抓好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强化网络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1)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培训技能劳动者100万人次以上,开展退役军人技能培训计划。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和公益性岗位应急储备,落实好国家关于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加强失业保障等政策举措,做好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和托底安置工作。多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和乡村创业。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增收试点省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2)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实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及推动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基本补齐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短板,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实施普通高中示范引领行动计划,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加快高职扩招提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在筑省属高校“一校一址”办学。统筹发展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3)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确保婴儿死亡率降到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9.5‰,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0/10万,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新一轮“黔医人才计划”和“银龄计划”。加快提升山地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4)深入实施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行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参保计划重点向儿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扩面。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军属帮扶援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和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全面推行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城乡无供养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困难人群帮扶工作。深入推进以“多彩贵州”品牌为引领的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核心项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推进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合,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文艺事业。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5)进一步强化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和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和储运、调度等工作,深入扎实做好猪肉等“菜篮子”产品稳价保供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2)为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4.5万名脱贫攻坚一线岁妇女免费做“两癌”检查。(3)对40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人。(4)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建成4000公里、开工8000公里。(5)新聘、续聘生态护林员15.2万名。(6)选派12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招募派遣1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7)新建4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改造30个城乡养老机构。(8)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5.96万户,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7万套,新建停车位3万个,建设城区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1万个。(9)新建、改建3个一级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6个二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施100个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10)改造15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3100个农村公共厕所、285个旅游厕所、350个城镇社区公共卫生厕所。
(九)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快研究提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全力争取将有关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纳入国家规划。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深入研判发展环境和形势变化,加强对指标测算、要素配置、区域布局、政策导向、项目安排的精准化研究,提出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认真谋划提出重要任务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的原则,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编制衔接。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势头,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邮箱: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相关文章
- 水电龙头股三强(水电龙头股一览表)
- 电机节能改造 2年技术攻关成功降低油井能耗
- 江苏大中超高效节能电机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电视节能补贴细则公布:最低100元
- 武汉街头现手机无线充电路灯
- 日立力推环保节能型电梯
- 用完电脑要断电调整亮度可节电
- 中国壁挂炉十大品牌——冈底斯引领壁挂炉节能先锋
- 一年可省电费近万元 楼盘开打“节能电梯”牌
- 国家发改委:高效节能电机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
- 节能风电2021年业绩快报出炉!净利润同比增2422%
- 建议收藏丨20省市废旧家电回收经验及成果汇总
- “上上下下”的思考 节支降耗作贡献 改革创新立新功(一百一十)
- 数读国庆|4亿人次旅游花2872亿“红色”旅游乡村游火了
- “能效新标”10月实施 节能厨电最吃香
- LED聚光灯、节能灯出口欧盟CE认证办理EN测试标准 安规检测
- 建筑外墙保温发展现状陶瓷薄板保温一体板满足近零能耗建筑
- 超人节能厨卫电器广告 安徽卫视 广告
- 沪指周涨581% 机构建议关注金融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
- 节能成为口号的背后国产节能电炉